联合国在捍卫人权方面角色的演变
在21世纪,有时候会很容易忘记人权是多么颠覆性的概念。那些在1948年见证了《世界人权宣言》通过的人,几乎无法预见它在过去70年的影响。国际法的管辖范围不再局限于国家间关系,各国对待每位公民的方式也成了国际法和国际社会所关注的事项。
依据普遍国际法保护人权
联合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主要宗旨是维持全球和平与安全。从一开始,各创始国就认识到了和平与人权之间的密切联系:只有在和平的前提下,人类才能充分享有自己的权利。人类不应再遭暴行所害,不应再成为曾经毁灭整个欧洲社会的灭绝种族政策的受害者。
序言
本期《纪事》的作者回顾了上述两项公约通过以来半个世纪的进展,并且评估上述权利的实现状况以及联合国人权工具的运作。联合国人权工具包括旨在保护和促进上述两项公约和《世界人权宣言》(统称为“国际人权宪章”)所载自由的各种条约、办公室和方案(计划、项目、运动)。
人居叁是联合国召开的市民会议
人居叁将致力于转变发展范式,将城市化作为推动发展的工具。人居叁清晰地传达了一个信息:城市化需要改变模式,以便更好地应对当代面临的挑战、解决不平等、气候变化、非正规、不安全以及不可持续的城市扩张形式等问题。
与强大的服务供应商合作,应对城市的用水及卫生挑战
对于世界上的很多人而言,没有安全饮用水和厕所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但全球南方国家和地区有很多居民确实还缺乏这样的基础便利设施。过去15年间,尽管一些国家的基础服务供应已经发生显着改变,但世界上仍有数百万人无法享用水和卫生设施。
软基础设施在灾害管理与减少风险中的关联性
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城市地区,自然和技术灾害越来越频繁,危害越来越严重,使得城市成为业界人士和学者讨论的焦点,突出了对于自然和社会、发展和技术的基本问题。
序言
会员国将在基多通过《新城市议程》,这份着眼于行动的文件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设立全球标准。《新城市议程》将成为城市建设、管理和生活的新范式,这需要合作伙伴、利益攸关方、各级政府的城市管理部门和私营部门的鼎力合作。
学习地方建筑文化,提高住房项目的可持续性
建筑历史显示,建造者总是能够在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和气候限制的同时,充分利用地方现有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创造性地调整并升级住房结构。世界各地已经形成了建造“情境化”建筑的建筑文化,采取独特的建造方法,呼应特定的生活方式。
为什么有组织的基层妇女对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妇女和女童并非生来脆弱,其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导致她们易受各种风险和因素的影响。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2016年10月17日至20日将在厄瓜多尔基多举行联合国住房与可持续城市发展大会的大背景下,必须认真考虑气候变化这一迫在眉睫的威胁,因为气候变化会加剧妇女和女童遭受的风险及其脆弱性,包括农村妇女及其所处社区。
把人置于城市可持续未来的中心
我们要努力打造我们梦想中的城市,齐心协力、坚定自信并认识到我们的土地和技术进步为我们带来的机遇,这样就能打造出可持续、有复原力的城市,成为现有居民及其子孙后代的理想住所。
需进行可适应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建筑规划和建造:以埃塞俄比亚为例
在过去几年中,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埃塞俄比亚已经在几乎所有领域开始了转型,这当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随着埃塞俄比亚活力的不断增强,在政治和发展领域中长期受到忽视的城市化问题正上升为国家的中心议程。